知情奇探

朱兰

动物百科

朱兰

朱兰:别名,为天门冬目、兰科、朱兰属、兰花系列花卉,原产于亚洲东部,中国(黑龙江、吉林、内蒙、山东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)、日本、朝鲜半岛。野生于海拔400-2000m山顶草丛中、山谷旁林下、灌丛下湿地或其他湿润之地。全草入药,味苦、性寒,可清热解毒、润肺止咳、消肿、止血。用于肝炎、胆囊炎、毒蛇咬伤,痈疮肿毒。IUCN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将其列为近危物种。。

兰科很小众的门类,株形、花姿都非常独特,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。野生于深山幽谷的山腰谷壁,透水和保水性良好的倾斜山坡或石隙,稀疏的山草旁。喜日照时间短或只有星散漏光的地方,空气湿度大且空气能流通的地方。

颜色分类:粉色_紫色

茎形分类:根状

叶序分类:互生

叶形分类:条形

光照需求:中弱

开花季节:春季

培育难度:较难

适宜温度:22℃±6℃

酸碱范围:6±.5(PH)

朱兰植物特征

株高10-25cm。根状茎直生,具细长的、稍肉质的根。茎直立,纤细,在中部或中部以上具1枚叶。叶稍肉质,通常近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先端急尖或钝,基部收狭,抱茎。

朱兰种植方法

喜空气流通,喜阴,忌阳光直射,喜湿润,忌干燥,适温15-30℃,35℃以上生长不良,5℃以下进入休眠。如气温高加上阳光曝晒,一两天内即出现叶子灼伤或枯焦。如气温太低又没及时转移进屋里,则会出现冻伤的现象。肉质根,适合采用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,排水性能必须良好,应选用腐叶土或含腐殖质较多的山土。微酸性的松土或含铁质的土壤,pH5.5-6.5为宜。

朱兰繁殖方式

在春秋两季均可进行,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。凡植株生长健壮,假球茎密集的都可分株,分株后每丛至少要保存5个连结在一起的假球茎。分株前要减少灌水,使盆土较于。分株后上盆时,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,再铺上粗石子,占盆深度1/5至1/4,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细土,然后用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栽植。栽植深度以将假球茎刚刚埋入土中力度,盆边缘留2cm沿口,上铺翠云草或细石子,最后浇透水,置阴处10-15天,保持土壤潮湿,逐渐减少浇水,进行正常养护。

朱兰开花形态

花期5-7月,果期9-10月。花苞片叶状,狭长圆形、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。花梗明显短于花苞片。花单朵顶生,向上斜展,常紫红色或淡紫红色。萼片狭长圆状倒披针形,先端钝或渐尖,中脉两侧不对称。花瓣与萼片相似,近等长,但明显较宽。唇瓣近狭长圆形,长1.4-2厘米,向基部略收狭,中部以上3裂。蕊柱细长,上部具狭翅。蒴果长圆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