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情奇探

草鸮

动物百科

草鸮

草鸮:别名猴面鹰_猴子鹰_白胸草鸮,为鸮形目、草鸮科、草鸮属鸟类,原产于大洋洲、亚洲,包括澳大利亚、中国、斐济、印度、印尼、缅甸、尼泊尔、菲律宾、日本、越南等国。栖息于山麓草原灌丛中,经常活动于茂密的热带草原、沼泽地,特别是芦苇荡边的蔗田,隐藏在地面上的高草中,有时也在幼松的顶部脆弱的树枝上栖息。1839年命名,共6个亚种。

面盘扁平,呈心形,似猴脸,与仓鸮同属,且很相似。夜行猛禽,性情凶猛,抓到老鼠后,个小的整吞,个大的则撕碎享用,即使吃饱,见到老鼠也仍不会放过。还能根据老鼠数量进行“计划生育”,是优良的农林益鸟。

科目分类:鸮形

生存环境:草原

颜色分类:白色_棕色

性情分类:猛禽

最大体型:34cm

迁徙类型:留鸟

寿命年限:20年

适宜温度:20℃±10℃

食物饲料:肉食

草鸮形态特征

头体长30-34cm,翼展约116cm,重450克。脸盘白色或灰棕色,四周有暗栗色边缘。上体暗褐,具棕黄色斑纹,近羽端处有白色小斑点。飞羽黄褐色,有暗褐色横斑。尾羽浅黄栗色,有四道暗褐色横斑。下体淡棕白色,具褐色斑点。嘴黄褐色,爪黑褐色。虹膜褐色,嘴米黄色,脚-略白。耳孔周缘具耳羽,有助于夜间分辨声响与夜间定位。叫声响亮刺耳。

草鸮生活习性

白天,草鸮躲在树林里养精蓄锐,夜间却非常活跃。

草鸮饲养方法

以鼠类、蛙、蛇、鸟卵等为食。它有四大捕鼠利器:1.眼睛视锥细胞密度是人眼的八倍,且瞳孔很大,感光能力强,能看清黑夜里活动的老鼠。2.有一对听力极强的大耳朵,能听到地面老鼠活动时发出的微弱响声。3.头部可自由旋转270度,也就扩大了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的“扫描探测”范围。4.全身羽毛尤其是翅膀上的羽毛特别柔软蓬松。飞行时无声无息,能出鼠不意而捕杀之。

草鸮雌雄分辨

雏鸟有白色的羽绒,先变成金黄色,再变成成鸟的羽毛。

草鸮繁殖方式

营巢于树洞或岩隙中。如果条件有利,草鸮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时间繁殖。覆巢放置在地面上,隐蔽在密密的草丛或芦苇中,每窝产卵3-8枚,乳白色。孵化时间约42天,和非洲猫头鹰的孵化时间大致相当。雏鸟两个月后离巢自营生活,母鸟继续喂养,幼鸟徘徊在高高的草丛间,到了晚上,它们回到巢中领取食物。